对残疾人隐性歧视现象的思考
社会发展到今天,一些招聘广告和招考公告已很少出现关于民族、语言、身份和身体特征等类似显性歧视的条款,但隐性歧视仍然大量存在,需要应聘、应试者认识和甄别各种隐性歧视,提高识别能力,获得自己的公平权利。作为有身体缺陷的残疾人,常常也会遭遇隐性歧视。本文就残疾人遭遇隐性歧视这样社会现象作一肤浅探讨,仅供商榷。
一、残疾人遭遇隐性歧视透析
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推进,现在的招生、招聘条件上已不存在明显的因疾病、身体残疾等而设限的歧视现象。但显性歧视不存在,隐性歧视是否悄然而生呢?
因从事残疾人信访工作,笔者对残疾人遭遇隐性歧视现象屡见不鲜,深感痛觉,现列举一二,述之笔端。
身有残疾的九江市研究生漆某在招录6人的专业考博中笔试名列第五,面试经十多位导师评委独立打分,同样获得第五名,最后总排名第五名的他自以为照程序应该被录取,但结果却是录取了排名第七的考生,他却被拒之了门外。落选给的劝慰是要尊重导师的意见。
南昌市的一名聋人女大学生陈某聪慧努力,聋校高中毕业后考上了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的艺术设计专业。现在某市一所特教学校任代课教师,表现优秀,被学校评为“优秀教师”。2012年参加了我省某县一所特殊教育学校的招聘考试,令人惊讶的是,她在笔试中竞把所有健全人大学生甩在了后面,取得了第一的好成绩!聋人先天失聪,没有语言环境,比起正常人来很难掌握正常的语言规范。但她这个第一名却被告之不用参加面试……经多方沟通联系,给出的解释竞是——她不是学手语专业的。笔者于特校一线工作十几年,深知我国目前无一所聋人大学开设了聋人手语专业,何况聋人自幼学习和使用手语,还有必要在大学开设手语这一专业课程吗?某县特殊教育学校的招聘考试是对残疾人严重的隐性歧视。
二、残疾人遭遇隐性歧视的危害
隐性歧视对残疾人来说,可以说是一种说不出的切肤之痛。因为你说都不容易说明白,表面上隐性歧视没有任何破绽,可就是能你拒之门外。虽然如此隐蔽,但它造成的危害却是很大的。
首先,对残疾当事人之伤害自不必说,我至今仍记得陈某那充满无辜而又饱含衰求的眼神,似乎在做无言的控诉。残疾人通过克服心身障碍取得学业上的成功,难能可贵,来之不易,较健全人要多付出超倍的坚辛与汗水。但就算这样,仍然遭到社会的拒绝,对他们来说,太苛刻、太不公平了!
其次,对其他残疾人也会产生消极的影响。其他残疾人可能有的在就学,有的在准备就业,有的正振奋起航……,但这类隐性歧视事件的屡次发生无疑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打击,在他们的潜意识中对走向社会心存顾虑,产生怀疑。这将不利于残疾人群体的自信心之培育。
再次,对残疾人就业、培训工作和从事残疾人事业的工作者的积极性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。无论是特殊教育学校、各类残疾人培训机构、还是残疾人联合会,社会对残疾人的隐性歧视对这些事业的发展是不利的。无论是残疾人教育工作者,各类为残疾人提供培训、就业等服务的工作者,或是残疾人工作者,都是一种挫伤。这等于否认了残疾人服务机构和服务者的成绩,也就是说,无论把残疾人培养得多么优秀,他们步入社会都有可能遭受到不平等的待遇。
三、残疾人遭遇隐性歧视的原因
造成残疾人遭遇隐性歧视的原因很多,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:
(一)社会对残疾人能力的认识有误区
残疾人自古以来因与健全人不一样,而被人们错误的认为是不好的,因而被排挤。随着社会的进步,人类文明的发展,我们可喜地看到社会对残疾人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在逐步提高,但对残疾人的能力认识仍不足。社会大众对残疾人群体不了解或不够了解。人们脑海中一出现“残疾人”这个词,可能就会想到累赘、负担,从而产生拒绝。
(二)用人单位隐性歧视残疾人的成本低
之所以用人单位敢对残疾人隐性歧视,就是因为他们这样做,并不会招来多大的麻烦,也不会对单位造成什么损失,更不会受到相关的惩处,所以他们才敢对残疾人进行隐性歧视。
(三)保护残疾人不被隐性歧视的法律法规欠缺
之所以有的单位和部门可以堂而皇之的拒残疾人于千里之外,就是因为残疾人遭遇隐性歧视行为没有法律保护,以至残疾人控诉无门。
(四)残疾人的法律维权意识较差
造成残疾人的法律维权意识较差的原因有两个:
首先,特殊教育发展缓慢,残疾人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。一个人的法律意识与他的受教育程度成正比。特殊教育起步晚,发展也比普通教育慢很多。且不说还有很多残疾人没有上学,就受过教育的残疾人而言,因教育发展缓慢,形式与内容跟不上现代社会发展的步伐,也造成他们的法律维权意识较差。就拿聋校和盲校的教材来说,普校的教材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革,改版得很快。但聋校和盲校的教材却多年未改,很多内容已不合适当前的教育。
再次,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,残疾人容易产生自卑心理。自卑心理一旦产生,便会有认命的想法和胆怯、退缩行为。在社会上遇到隐性歧视后,便认为自已是残疾人,就算维权也没什么用的。所以很多残疾人在遭遇了隐性歧视后,都选择了忍气吞声、默默承受。
四、残疾人遭遇隐性歧视的化解对策
针对上述的四个原因,要化解残疾人遭遇隐性歧视的现象,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:
(一)加强残疾人工作的社会宣传
全社会支持和理解对残疾人的生存与发展非常重要。要大力加强宣传,特别是对优秀残疾人自强、自立先进事迹的宣传;宣传残疾人通过克服自身的身体障碍,残而不废,残而有为,学有所成,为社会创造财富与价值的精彩人生经历,让社会大众了解残疾人、走进残疾人、接受残疾人,使残疾人真正成为社会大众中的一员。
(二)加大对残疾人隐性歧视单位的惩处
正因为对残疾人隐性歧视的成本低,不需要付出什么代价,就可以轻易地对残疾人说“NO”,所以我们相关政府部门要制订相应的政策,采取有力措施,对这种行为进行来历的惩处。大大增加用人单位对残疾人隐性歧视的成本与代价。要用人单位知道对残疾人进行隐性歧视是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的。从而约束用人单位不敢对残疾人进行隐性歧视。
(三)加大对录用残疾人单位的奖励政策
有罚就要有奖,才能体现奖罚分明,也让社会大众了解国家的政策趋向,更好地指导发展方向。现在我国各省对残疾人保障金的征收都有比例要求,如我省安排残疾人的就业比例为1.5%,对达到要求的单位不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。但笔者建议相关部门还可以制定奖励政策,如对高于规定比例录用残疾人的单位,每多录用一个人,奖励多少钱一年等,鼓励用人单位多录用残疾人职工。
(四)加强对保障残疾人不受隐性歧视的法律法规建设。
众所周知,法律是带有强制性的,一旦有法律来保护,就算还有少数单位和个人对残疾人进行隐性歧视,那各级残联的维权部门、法律救助部门就有尚方宝剑在手,切实保障残疾人不受或免受隐性歧视,让残疾人能依托自身的特长和优势在社会占得一席之地。
(五)加强残疾人维权意识的培养
只有维权意识增强了,残疾人才会主动来维护自己的权利,才会走到舞台中心来唱主角。培养残疾人的维权意识要从小抓起。在特殊教育学校的初、高中阶段就可开设法律课程,给孩子们普及法律知识。让上中学的残疾少年开始接触法律知识,懂得自己作为公民拥有哪些权利、要覆行哪些义务。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犯时,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。
残疾,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必然代价,健全人和残疾人共同生活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,都是兄弟姐妹。对健全人来说,健全之我们当庆幸自己的健康之身躯,更当为承受残缺的兄弟姐妹们多一份接纳与帮助,而绝非隐性歧视!(作者:江西省残联信访办 胡 萍)